“一小块地方。”
董任回忆起皇帝的嘱托,咬着牙道:“锡兰(斯里兰卡)的贾夫纳地区。”
“我国需要一个在印度的据点。”
“贾夫纳?”总督疑惑了。
他扭过头,跟几个印度委员(统管亚洲事务的六人)讨论起来,最后才得知,这块地方在锡兰的北边。
正好在印度半岛对望,最狭窄处只有数十里。
当然,在几年前,这块地方还是葡萄牙的,如今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夺下,也没准备归还给康提王朝(锡兰的国家)。
葡萄牙在印度的沿海殖民据点几乎被荷兰吞并个干净,只有果阿等寥寥几个保持着。
荷兰把持着印度的大部分沿海据点,以及香料贸易。
故而,贾夫那对印度贸易来说,并不重要。
同时,锡兰最繁华的莫过于西南部的科伦坡,这是印度洋的重要节点。
所以,这块地方对于荷兰人来说,真是块鸡肋。
几人回避商议,徒留董任等吃食。
“先生们,这是否会影响公司在印度的贸易?”
总督抬头问道。
“见鬼,与东方的丝绸和瓷器,以及巴达维亚总督府香料,占据了公司的八成利润,印度和波斯、暹罗等地不到两成。”
某个衣冠楚楚的委员,毫不客气道:“即使失去了整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与明国的贸易。”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明人的船,起码有八百吨,麾下的枪手有上百人,足够他们去印度抢一块据点了。”
某个大肚委员开口道:“即使咱们不卖,他们也能找到据点,只是多费些时间。”
“不,咱们不能卖贾夫纳。”
这时,另一个委员昂首道:“交换,我们要交换。”
“如果能够垄断大明的瓷器贸易,先生们,这会将让公司利润翻倍,分红也会翻倍。”
“区区一个贾夫纳,已经不值一提了。”
“明人不会答应吧?”
“印度洋是我们荷兰的地盘,若是他们不答应,明人的船只就休想抵达印度。”
“不,先生。”总督忙道:“如果杜绝了明人的请求,与东方的贸易就会出现波折,到时候损失会更大。”
“明国皇帝是个敏感易怒的人,我们不能轻易尝试。”
“好吧,交换是最佳选择,其次是能卖个好价钱。”
委员打了个冷颤,如果让荷兰十七人会议知晓因为以及影响了分红收益,绝不会饶了自己的。
达成了共识后,总督才出来。
“我们需要对瓷器的特殊贸易权。”
总督认真道:“大明的瓷器,我们会给一个公道的价钱。”
“什么是特殊贸易权?”
“就是垄断大明的瓷器。”
“不行。”董任忙摇头,冷声道:“请恕我不能答应,朝廷是绝不会允许的。”
“如果您实在不愿意,那就算了。”
听到这话,总督急了。
如今可是卖方市场,大明独此一号,他还真不敢得罪,忙道:“您既然不愿意,那就花钱买吧!”
“十万荷兰盾,贾夫纳就是您的了。”
董任眉头一皱,细算了起来。
此时,为了便于贸易,大明海关制定了兑换比。
毕竟朝廷不允许海外货币流入,收税什么的,自然需要按比例兑成银圆。
一银圆可以换一块又六分之一西班牙里亚尔。
同时,一银圆为四分之一英镑(金币)。
一银圆则是两块半荷兰盾。
其自然看得是含银量。
随着货币含银量的多寡而变。
十万荷兰盾,那便是四万块银圆。
心中浮现这个数字后,董任断然拒绝:“价格太高,我只能给一万荷兰盾。”
“不,这太低了。”
总督吓得直接跳起,好家伙,这得少赚多少?
哪怕那些地皮不值钱,上面的陈旧火炮,破屋子,都是从葡萄牙手中夺来的,可不能卖便宜了。
董任不慌不忙:“甜酒(朗姆酒),您知道吗?”
“您指的是台湾府甜酒?”
总督惊喜道。
对于明国酒水,荷兰人,乃至于整个欧洲,都是看不上的,也喝不惯。
但去年从台湾府出现的甜酒,立马就俘获了水手们的心,其不但便宜,味道还好,保存久,实在是远航必备的良酒。
拥有上百艘海船,数万雇员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对此是极为需求的。
短时间内,成了必须品。
关键还便宜。
一桶甜酒,二十斤,其价格不过是三块银圆,可谓是极其廉价,在远航时代可是能救命的。
“没错。”董任认真道:“这种甜酒供不应求,皇帝陛下愿意每年给出十万桶的份额。”
“不够,至少一百万桶。”
总督想起暹罗、印度、柔佛王国等土人,也习惯喝酒,这可是个庞大的市场。
仅仅是巴达维亚十数万人,就是个令人咋舌的市场。
“十五万。”
“九十万——”
……
最后,两方以每年甜酒总数的三成额度成交。
台湾府的甜酒出炉后,只要是航海的船只都会买上几桶,甚至有人专卖至内地。
所以即使加大生产,也是供不应求。
毕竟甘蔗渣酿酒,也是需要庞大的甘蔗供应,还有大量的人力酿酒。
最后,甚至木桶都供应不上,催生出了数百家木桶、竹桶作坊。
铁场、伐木场、木塞场等,如春笋一般起来,
去年的甜酒生产二十万桶,就是极限。
今年扩产,也不过是达到五十万桶。
两方皆大欢喜。
“这?”范正不解。
“陛下的意思。”董任没多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世祖请大家收藏:(www.qingdouwx.com)大明世祖新青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