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无虚士,和陇西十八骑一起跌落马背的唐风明白了呼延凌风为何会在大漠冒起的如此之快。
自己和他的武功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兵刃都未碰到对方衣角就被呼延凌风发出的强大气劲掀翻。
那种冷冽严酷的气劲仿佛凝固了自己行功的主要经脉,难受得只想吐出喉间积压的瘀血以减轻心头闷殁。
这种内伤导致唐风只能眼睁睁看着呼延凌风离去,完全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由此推之呼延凌风那把未出鞘的古剑威力就更不可想象。
这样的人进入秦帝国有何图谋?
***
自从得老道传艺之后呼延凌风接触的都是扎克莱、拓跋戎等大漠各国的顶尖人物,塔布河畔的中原高手张耳也不弱,最近遇到的中原人狼人乐歇更是深不可测。
因此这次对付追来的唐风和他的陇西十八骑,呼延凌风习惯性的全力出手,没想到对方连自己的掌风都抵挡不了。对手实力不济自是一个方面,呼延凌风更感受到遍游了草原三大国,又受乐歇通天剑舞的影响后,自己无论是精神异力还是内功都精进了。
撇下了唐风这个尾巴,呼延凌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将裂天剑包好隐藏了起来,这样果然没人再来找他这个外国人的麻烦。
事实上呼延凌风的入境已经引起了秦廷的注意,负责北方军务的蒙恬得知呼延凌风轻松击败了西北有名的用剑高手唐风和他的陇西十八骑后对其特别留意。
值此始皇出巡在即的时刻,本是敌对的草原民族出了这样的高手且前来中原,蒙恬不能不谨慎应付。但奈何自己主持九原郡附近的长城修筑无暇抽身,蒙恬只能传书自己的弟弟上卿蒙毅,嘱他在嬴政身边加强防护。
呼延凌风一路南下过渭水不出五天已抵达汉中郡,经过这段时间的游历,他对中原的风俗民情已非常熟悉。换过中原特有比塞外民族宽大、华丽的冠服,他高大的身躯俨然已是个中原秦人,只是脸上的轮廓棱角过于刀刻斧凿,一开口还带着浓浓的匈奴口音,很易让人知道他来自更北的地方。
王诩隐居的鬼谷极其神秘,要不是老道和他的交情在汉中以南的太行山脉系中是不可能找到没有招牌路标可循的云梦山。
一路南下呼延凌风也从来往商旅等不同人口中打听到了鬼谷王诩的消息,王诩本人神秘到从未有人见过他的真容,人们对他的了解和尊崇完全是来自于他培养的四大弟子——苏秦、张仪和庞涓、孙膑。
如今他的弟子都已陨落,但呼延凌风见过长寿的老道,老道曾将《长生诀》借给王诩参详过,因此呼延凌风对去云梦山鬼谷找到王诩还是抱有一丝希望。
但如今已是秦人的天下,据说王诩的最后一个弟子李牧被赵王迁赐死后,就再也没有鬼谷门人踏足天下的消息,鬼谷一派已消声绝迹了有十多年。
越临近云梦山呼延凌风的心情越是激动,老道和乐歇都改变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被老道推崇的王诩又会给自己怎样的启发呢?
按老道的口述指引呼延凌风已经深入太行腹地,在茫茫大山中穿行了几日,呼延凌风犹如大海捞针般茫然。
这种多日苦寻无果的枯燥搜索很容易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但呼延凌风心坚如铁、立定了目标就不会轻易放弃。
饶是如此,在确定把云梦山都翻找了一遍,又在附近几个较高的山头鸟览了太行山脉这一块区域确认仍是没有人烟后,呼延凌风也陷入了无去无从的困境。
无处入手的呼延凌风停下了自己苦寻鬼谷的脚步,在山中奔波了十数日,内心深处感到一动不如一静,盘腿静坐在一块因常受雷殛异常光秃的山顶。
呼延凌风将裂天剑置于膝上,闭目感受云梦山这一带的自然能量。
屁股下的山岩都因雷击而生出了闪电状的黑纹,这强烈的自然能量释放并没有让生灵在这个山头止步,山岩缝隙内挤满了比别处更茂盛的草茎植蔓。
精神异力混着神识向四面延展,甚至能感到临崖处被劈断只有半人高的柏树并没有死去,内中又有新芽将破木而出。
云梦山无论高度和规模在天下名山中并不出众,远近也没有人因其灵气慕名而来朝拜,但此刻呼延凌风有点心灰意冷得静坐下来切身体会。
感到此山嵌入太行中段,太行以东是全平原,太行以西则为盆地高原,云梦山往南的山头明显低于云梦以北的山峰。这种格局让整个太行山有坐北朝南,中分天下之势。且太行山崎岖难行是天然的道貌分界线,商旅想越过这界线往来东西只能走有“太行八陉”之称的东西横谷。
王诩自居“鬼谷”,但这几天呼延凌风遍历云梦山并未发现这样的横谷。
无论中原还是大漠都有“神主天、鬼主地”的说法,呼延凌风脑内灵光乍现,对于鬼谷所在有了一定方向,不在似先前大海捞针般的茫然了。
喜欢文娱教父从练习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ngdouwx.com)文娱教父从练习生开始新青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