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春风他们的货轮飞快地行驶,玉春风又把船舵锁死,自己研究东西。
这时外面一阵狂叫,玉春风觉得奇怪。
出来一看,原来是3个水手在对着海边大叫。
原来是从他们家门口过,他们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家里人非常担心,就在海边等着。
玉春风这个古怪的巨轮所有人都是印象深刻,看到这个货轮过来,他们家人都大叫起来。
玉春风觉得好笑,也不干预。
这个货轮太快,转眼就过去了。
时速50公里,在现代城里的车速也没这么快,路边的人不可能和车上的人说话。
更何况玉春风他们在大海中间,能看见点儿影子就不错了,说话哪能听见。
又过了半天,玉春风他们到了天津。
还是先停泊到海边码头,然后通知那些掌柜。
等着那些掌柜凑钱的时候,玉春风就在天津到处闲逛,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东西。
他最急需的就是玻璃,其他的还真不知道明代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买。
到处打听之后,还真找到了生产玻璃的地方。
而且这个不是中国传统的玻璃,不是琉璃。
琉璃就是中国古代的玻璃,西周时期山东博山有一位制造陶器的工匠有一次从窑中取出陶盆时看到陶盆中一块有亮晶晶的东西,这位工匠于是发明了后来的琉璃。
但是这个用现代的技术来说,是铅钡玻璃,作为艺术品来说非常好,古代也曾大量出口,可是放到窗户上就没那么好看了,不那么透明。
早在唐宋就有少量进口的透明玻璃,但引进玻璃生产技术,并大规模生产是从明朝才开始的.
朱棣派郑和把中国的一切技术送给教皇,换取欧洲人种对他的主权的承认,让欧洲人种突然技术飞跃,从猴儿变成半兽人。
教皇也给点儿面子,让郑和把威尼斯烧玻璃的工人带到中国,明朝才开始生产透明性好的钠钙玻璃。
所以,明朝时钠钙玻璃在富人家庭已经比较普遍。
玉春风找到了制造玻璃的人,没有像通常的那样,立刻把这个店铺全都弄到自己手里。
他自己就会制造望远镜,也不必找别人了。
现在他这边只有很少的人,没必要大规模装备望远镜、狙击瞄准镜。
至于出售望远镜,绝对不可能。
就明末这个破筛子,这些望远镜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落到清军和李自成手里。
那时就是人家既有技术优势,又有人数优势,他光剩下挨揍了。
所以,这些改变战争对比的技术都不能大规模使用。
玉春风倒是把这家店铺的玻璃全都扫货了,回去之后,他会自己制造望远镜、瞄准镜。
和通常人们认为的望远镜、瞄准镜就是前后两个镜片不同,二战之后,这种技术就淘汰了。
现在的瞄准镜主要由物镜组、分划调整机构、目镜组、眼罩、照明机构和与枪配合的锁紧机构等部分组成,相当复杂。
玉春风也不需要制造那么多东西,只要制造物镜组和目镜组就行了。
这些玻璃原料,够他制造好多望远镜和瞄准镜了。
―――
晚上,几个掌柜宴请玉春风,玉春风当然得参加应酬。
他回到客栈,却发现福王的掌柜在客栈等着。
好在玉春风在前世也是经常跑业务的,喝酒时候经常作弊,没有真的喝醉。
看到福王的掌柜,他极力让自己清醒过来。
玉春风觉得奇怪,福王的掌柜说过,他们没有现金了,这次不买原木了。
事物反常即为妖,他现在来,肯定有事,必须小心。
福王的掌柜和福王一样,也是肥头大耳的。
他不姓朱,姓杨,玉春风对这两个姓凑到一起的效果非常好笑。
玉春风笑着问道:“杨掌柜,深夜来访,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杨掌柜打个哈哈,然后才问道:“玉百户,你要那么多的铁,又要买煤,可是要炼钢。”
河南那么多的铁矿和煤矿,他懂得这些也不奇怪。
玉春风说:“我那个小百户所连个人家都没有,根本没有兵,要是人家鞑子打过来,我就等死了。得自己想办法做点儿兵器。”
玉春风有官方身份,自己制造兵器,不算太犯法。
杨掌柜问道:“那你可要焦炭?”
玉春风一愣:“你们还卖焦炭?”
杨掌柜苦笑了一下。
这个时代,环境没太破坏,到处是树林,所以绝大多数地方还是没有用煤的习惯。
所以平顶山煤矿没有后世那么有名,也不是煤老板最赚钱的时代。
杨掌柜也是挖空心思,想要弄点儿东西拉住玉春风这个大客户。
他想来想去,想到自己老家的这点儿特产,于是来试探玉春风的口风。
玉春风当然知道,这个时代的炼钢技术还在用焦炭和铁混合提高钢材含量的水平。
他尽管不是材料专业的,但是制造战争机器人需要的材料比民用机器人苛刻,用的都是高级材料,他对日常的材料也了解不少。
玉春风当然希望能够弄到铁和焦炭,让史淳能够炼钢。
玉春风马上问道:“你的焦炭质量怎么样啊?”
玉春风知道,河南那个地方各种矿都有,就是全都有杂质。
另外福王那人,爱财如命,不会投入力量提高产品质量。
他要是让那只猪坑了,哭都找不着调儿。
杨掌柜马上兴奋地说:“你看,这样可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战争机器人到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ingdouwx.com)战争机器人到大明新青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