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太监匆匆离去后,李渊深深看了李世民一眼,忽然起身道:“随朕来。”
李世民一愣,随即起身跟了上去。
李渊推开一旁宫人的搀扶,缓步向着殿外走去。
来到殿外,李渊仰头看了眼天空,被刺目的阳光照得眯起了眼睛。
站立片刻,他再次迈步,向着西面走去。
李世民顺着他迈步的方向看去,那里正是太庙的方向。
没走几步,李渊就大汗淋漓,迈不动步了,不得不停下喘息片刻。
宫人见状,想要上前搀扶,却被他又一次推开了。
歇息片刻,他就再次迈步,往太庙方向走去,步伐缓慢却坚定。
李世民跟在身后,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恍惚。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父皇。
若是往日,李渊根本不可能在宫中步行,可今日他非但没有搭乘座辇,连宫人的搀扶都推却了,让李世民甚至感觉有些陌生。
走走停停,李渊终于来到了太庙前。
太庙中,一左一右放着两个蒲团,上方坐着两个道士。
听到李渊沉重的呼吸声,他们连眼睛都没睁一下,只是静静的坐在蒲团上,仿佛入了定。
喘息片刻,李渊迈步走入了太庙,李世民紧随其后。
只见诺大一个庙宇中央,放着一个数十层的木架,用金色的绸缎蒙着,上方摆着一层层,密密麻麻的牌位,看上方的文字,赫然都是大唐历代皇帝的牌位。
太庙正是大唐供奉历代皇帝牌位的地方,李世民作为皇子,每年都会跟随李渊一同来祭拜一次,自然不会陌生。
但这一次,李世民再看到这些牌位,却有了不同的发现。
以往在他看来,这些牌位都是些平平无奇的木牌,但今日看去,却发现这些牌位上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金色云气,颇为眼熟。
多看了几眼,他忽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李凡告诉过他的国运么?
金色云气笼罩在牌位上,有浓有淡,李世民细细看去,果然发现,国运浓厚的牌位,都属于大唐历史上最受百姓爱戴的皇帝。
李渊来到太庙内,那些金色云气便像是被激活了一般,开始缓缓流转了起来。
李世民回头看向李渊,却发现李渊的身上也有着一层淡淡的金色云气,虽然不如那些最浓厚的皇帝,但绝对不是最淡的。
细细回想,李世民忽然发现,李渊虽然这些年来纵情声色,不问朝事,但在他治下的这些年来,也算是国泰民安,九州百姓都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国库存银也年年递增,纵观整个大唐的历史,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一段时期。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李渊也凝聚了不少国运的缘故,虽然他不问朝事,但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自己能吃饱穿暖,当朝的皇帝就算得上是个不错的皇帝。
“不肖子孙李渊,拜见历代先祖!”
李渊跪在祭坛前,向牌位郑重叩首。
李世民赶忙一同跪在一旁,认真的给自己的祖宗们磕了几个头。
因为身材胖大,李渊磕下去,一时间没能起来,撑着身子挣扎了下,才爬起了身。
他仰头望向牌位,忽然悲从中来,放声大哭了起来,一边大哭一边叩首:“妖族大举南侵,大唐危在旦夕,不肖子孙李渊,恳请诸位先祖庇佑大唐!”
嗡!
李世民的耳畔响起了淡淡的嗡鸣声,他抬眼看去,只见所有牌位上的国运都升腾了起来,化为了一道洪流,向李渊涌去。
但国运洪流却穿过了李渊,扑了个空。
嗡!
国运分散,重新落回了牌位上,而跪地哭诉的李渊却像是什么都没察觉一般,依然在祷告连连。
李世民意识到,这是因为李渊不懂得收纳国运的方法,所以无法将国运收为己用。
不过,李世民虽然懂,但他还没能凝聚出自身的国运来,无法引导国运入体。
而凝聚自身国运的前提,则是拥有太子之位,或者登基称帝,他暂时还不满足条件。
如果将收纳国运的方法告诉李渊会怎样?
他心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就被他打消了。
只有皇修之法,才能让人收纳国运,而皇修之道只能有一个胜利者,他将方法告诉李渊,只会为自己增添一个敌人,最终父子反目,刀剑相向。
而且李凡在传授他皇修之道的时候就说过,这套修行之法只有他能修行,不能外传。
无论这话是真是假,他都不会忤逆李凡的意思,实力的差距让他不敢有半点的私心杂念。
哭诉半晌,李渊停了下来。
擦去眼泪,他爬起身来,缓步离开了太庙。
一步一顿的向两仪殿走去,李渊忽然开口道:“你是不是觉得朕很窝囊?很没用?”
李世民一愣,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跟自己说话,就没有接话。
李渊没在意,只是自顾自的说道:“人人都道皇帝好,却不知皇帝终身多烦恼,在凡人眼中,朕是大唐皇帝,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可在真正的神仙眼中,朕和放牧牛羊的老倌,并无任何区别。”
李世民静静跟在后方,依然没有搭话。
李渊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身看向了李世民。
他的眼神犀利,语气不容置疑,一字一句道:“朕知道你想当皇帝,可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朕如今再问你一遍,你还想当皇帝么?”
李世民沉默半晌,忽然抬头看着他,眼神坚定道:“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西游:召唤玩家从五指山土地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ngdouwx.com)西游:召唤玩家从五指山土地开始新青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