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日和山脚下,薛延陀军营内。
一身软甲的阿史那·科罗疾步走进大帐当中,神色间看不出来是喜是怒。
身为薛延陀此番应敌的大将,阿史那·科罗算得上是薛延陀汗国当中最有经验的将领了。
早在当年大唐攻灭颉利可汗的时候,他就随唐军作战过。
放眼整个薛延陀,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大唐。
而这一次,为了抵御大唐,薛延陀更是集结了十五万骑兵,其中就有五千铁甲重骑。
这是薛延陀汗国全部的家底,好事两年完成。
也是他薛延陀汗国应对大唐的王牌。
将毡帽放下,科罗这才抬头看向自己的副将。
“唐军动向如何?”
“启禀大帅,依旧是小股斥候在试探,似乎想要进山谷打探底细,不过都被咱们的巡骑挡回去了。”
听到这话,科罗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山谷之中的重骑不能被大唐发现,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牌了。”
“遵命!”
“另外,这几日做好防备,以防唐军突然袭击。”
“诸位,此战若胜,我等便能够名垂史册,成为汗国最大的功臣,数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也会到手。”
这一番话,顿时让所有人都变得激动无比。
对于大唐的那一丝恐惧,也在此时渐渐消散开来。
甚至于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有了几分期待。
一连数日,大唐军营内突然被画出来一片地方,极为神秘。
除了一些被专门遴选出来的人之外,任何人不得靠近,否则斩立决。
军中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自然是让人心声疑惑和好奇,但也没有人敢过多询问。
因为军令如山。
而除此之外,校场上也突然平白多了两拨人。
一拨骑马,一拨步卒。
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他们在扔东西。
这些士兵身上挂着用绳索连在一起的布兜,布兜里面装满了沙子。
无论是地上自己跑的,还是骑着马的。
每天什么都不做,就是扔沙袋。
奇奇怪怪的变化,让不少人都心生好奇,想着大战在即,这群人到底是要做什么?
而李昱,因为全心负责火药的制作,这几日也是不眠不休。
终于在答应侯君集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火药制作完毕。
此时,火器营内。
侯君集看着那垒起来一人多高的陶罐,笑的嘴都咧到后槽牙了。
统兵打仗十余载,他侯君集何曾这么有底气过?
眼前这是火药吗?
不是!
这是压死薛延陀汗国的一座山!
“都试验过了吗?”
侯君集小心翼翼的看着李昱问了一句。
“大总管放心,一切准备妥当,点着扔出去就炸,都是试过的。”
听到这话的侯君集大为满意,看向李昱的眼神中也满是感慨之色。
“此战若胜,殿下当居首功啊~”
闻言,李昱却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侯君集也收起心思,扭头看向自己的副将:“传令火器营整备火药,其余各营迅速集合,目标勃日和山。”
“此战,我大唐必胜!”
“必胜!”
随着侯君集一声令下,整个唐军大营都开始行动起来。
虽然有些疲惫,但李昱还是决定随大军拔营开进。
毕竟这种灭国之战不可同日而语,李昱到底还是想要亲眼见识一下大唐的武备是何等的强悍,能够在这个时代横扫诸国。
侯君集听闻之后,直接调拨给了李昱一千人马。
毕竟是皇子身份,若是出现意外,他侯君集就算是有天大的功劳,李世民也得一刀把自己砍了。
而李昱也并没有拒绝侯君集的安排。
仅仅半日功夫,十余万大唐军队,就浩浩荡荡的朝着勃日和山开进。
……
薛延陀大营内。
阿史那·科罗正在翻看军报,突然听到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抬头看去,正是自己的亲卫。
“将军!唐军动了!”
听到这话,科罗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来到舆图面前。
“出发几日了?”
“两日。”
科罗看着眼前的舆图,片刻之后,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两日,也就是说明日大唐军队就会出现在我大营十里之外?”
“正是!”
那亲卫似乎还有一些事情要禀报一样,沉吟了一下后,才开口说道:“将军,还有一事斥候来报。”
“斥候们发现,大唐此番行军的架势很是奇怪,好似在保护什么一样。”
听到这话,科罗不由得就是一愣,但随即就是一声冷笑。
“保护什么都无所谓,大唐此番带来的军械在攻灭突利可汗一战中已经暴露无遗。”
“他们的箭头只能对付布甲,至于铁甲,怕是要费些力气了。”
“传令三军,即刻备战。”
“遵命!”
……
第二日一早。
勃日和山外的一处山坡之上,科罗立于万千战马之前,眯着眼睛打量着远处的地平线。
迎着朝阳,一道黑线渐渐出现在了远处的山坡之上,正是大唐的军队。
科罗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一扬,眼神一片火热。
“终于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科罗抬手将自己腰间的弯刀抽了出来,呼吸也随之变得急促起来。
他在等,等大唐的下一步动作。
而此时的唐军阵营内,侯君集却并不像是科罗那样紧张。
甚至于还在饶有兴趣的给李昱点评薛延陀军阵的优劣。
“殿下看到薛延陀的军阵了吗?直至一条线,显然是打算一波冲锋将我大唐全都包围起来。”
“这办法行之有效,但也只能说在早些年有用,那时候我大唐骑兵不多,以结阵应对,一旦被包围就会陷入四面受敌的情况。”
“拼的就是谁的兵甲厉害。”
李昱目光扫过远处的薛延陀骑兵,也是微微颔首。
“看来薛延陀虽然手握奇兵,但作战方式还是太过老套了,脑子不灵活,那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听到这话,侯君集随即轻笑一声说道:“当然,如今我大唐也有骑兵应对,这全赖殿下之功。”
“若不是当年殿下谏言分化草原各部,并且收拢了一大批草原部落,让我大唐所需的战马再无后顾之忧,何来今日的十余万骑兵?”
此战大唐拿出来了十万骑兵,所用的战马更是达到了十三万匹。
如此短的时间里凑齐这么多战马,自然是从突厥草原各部征用而来的。
如今的草原各部,俨然成为了大唐的牛马羊供应基地,对大唐那是有求必应,这些全都是这些年朝廷按照李昱的计划所做出来的成果。
因此,侯君集这话并非是夸赞那么简单,更多的只是在陈述事实罢了。
喜欢人在大唐,开局教唆李世民跑路请大家收藏:(www.qingdouwx.com)人在大唐,开局教唆李世民跑路新青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